新浦京集团350vip大三学生冉景笛(右)捐献造血干细胞,挽救白血病儿童。
红网时刻3月26日讯(通讯员 李瀚)当周围的同学们都在全力准备课程设计答辩时,新浦京集团350vip2015级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本科生冉景笛却在经历着一场更为严峻的拼搏,他在全力以赴为一个七岁濒临死亡的白血病男童争取活下去的机会。当冉景笛捐献的造血干细胞被送去救治患病儿童时,这个大三的学生满是欣慰。
打下8支动员剂 他却笑称“像得了一场重感冒”
“捐献之后没什么特殊的感觉,就像是得了一场重感冒。”冉景笛用这样朴实的一句话描述了捐献之后的感受。热衷于志愿和公益活动的他,从大一开始,每学期都会进行一次无偿献血。2016年护士一次偶然的提议,将他的血液入档了中华骨髓库,从而为之后的故事埋下了伏笔。
2017年11月27日,冉景笛收到了红十字会的电话咨询:“冉同学,你的造血干细胞和一位7岁白血病患者适配成功,请问你愿意捐献吗?”一听到患者的情况,他没有过多的犹豫,便答应了下来。在工作人员一次次的解答与询问后,他的回答都是:“我愿意!”
拯救患者的生命刻不容缓,冉景笛也在争分夺秒。由于患者病情突然加重,他将原本繁杂的准备过程缩到了一个月。12月17日,是他正式注射动员剂的第一天,但也是他课程设计答辩的日子。为了不耽误注射,他向老师说明情况,请求调至第一组,提前顺利完成答辩的他没有片刻休息,就直接奔赴医院。此后的4天里,为了促进造血干细胞的大量释放,他一共打了8支动员剂。他感到头脑昏沉、腰酸背痛,却只是笑称,自己“像得了一场重感冒”。
独自捐献“这不仅是血液的传输,更是灵魂的洗涤”
在医院因准备捐献而奔走忙碌的日子里,冉景笛遇到过生离死别,目睹过痛不欲生。他亲眼见到一个白血病患者的父亲一夜白头,也亲耳听到为夫治病的妻子哭得撕心裂肺。在那一瞬间,他的内心更加坚定,他明白,自己所挽救的不单单是一条生命,更是一个家庭的未来。一个失去了孩子的家庭,不敢想象他们会承受多少的酸楚与苦痛。
12月21日,没有麻烦家人和同学,冉景笛独自来到医院进行正式捐献。在医护人员的陪伴下,他完成了四个小时的采集工作。整整四个小时,他的双臂被固定,只有手腕能轻轻转动。累了,他就小睡一会;醒来,就和身边的人说说话。
“那个时候,我的心情是完全放松的,我只想快点结束,早一点救那个孩子。”当全身的血液分离完毕,下床的那一刹那,他感觉有点头重脚轻,险些站不住,但当他进行了短暂的休息后,整个人就感觉神清气爽了。他进行的不仅仅是一次血液的传输,更是一场灵魂的洗涤。采集结束后,为了不耽误课程,第二天他就回到了学校。他说:“我感觉身体状况挺好的,就想早点回学校看书,准备期末考试。”回到学校的他,又成了那个勤奋学习、认真生活、热衷公益的冉景笛。
造血干细胞移植完成后,受捐者的父亲满怀感恩地给他写了一封信。信里,这位父亲感激涕零地写道:“您无私大爱成全了我儿子二次生命!您的付出挽救了我们这个家!”可冉景笛说,其实自己并没有大家想得那么伟大,只是做了力所能及的事。其实捐献造血干细胞并不像大家想象中那么可怕,只要在正常献血范围内,不但对身体没什么伤害,还会促进血液循环,使人更加健康。他希望,能有更多的青年学子入档中华骨髓库,尽一份心,出一份力,去帮助那些生命垂危的患者。
“要将日行一善真正践行在日常生活中”
冉景笛的善行远不止捐髓这一桩,上大学这几年,他曾经参加过“义务献血”“爱心包裹”“为爱行走”等各种志愿活动。“我们要将日行一善真正践行在日常生活中。”冉景笛将此奉为圭臬并身体力行。如今,志愿活动已成为了他生命中的一部分。在每一次的志愿活动中,他总是能够突破一方天地的束缚,开阔眼界,获得丰厚的硕果,同时也深深地影响了身边的人。
他笑着为我们讲述着第一次献血的情境。当天,他从教学楼出来后,一眼就看到了楼前的献血车。他想,义务献血能造福他人,是每个健康公民应该积极参与的公益活动。于是,他毫不犹豫地走上了献血车。在他的影响下,室友们也渐渐加入到献爱心的行列,也使他真切地感受到了公益事业影响力的不可估量。
“父母的文化水平都不高,他们的善良淳朴勤劳是对我最好的影响。”冉景笛如是说。在父母的潜移默化下,他为人处世一直很沉稳坦诚,且有责任心。独自在外求学的冉景笛十分牵挂父母。他说:“不管将来做什么工作,在哪里生活,我一定要把父母接到身边,好好照顾他们。这是我应尽的责任。”冉景笛还将这份责任感辐射到了更多人身上。在担任班长、年级长的期间,他总是热心公务,尽己所能帮助有困难的同学,因此也得到了同学们的广泛赞誉。
来源:红网
作者:李瀚
编辑:彭佩
本文为教育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