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到企业家,他是怎样做到把会议桌当成讲台,把消费者当作学生而一举成为制药王国的“领头羊”?从化学到制药,他又是如何把二者完美的有机结合,从一个领域跨上另一个领域的最高峰?在那些看似平静的抉择背后,他内心又经历了怎样的痛苦与煎熬,最终完成华丽的逆转?带着这些疑问,我们走进了正清集团怀化正好制药有限公司董事长,我校化学系 1981 级校友——黄宇明。
兴趣决定方向 理性支配生活
年轻时的黄宇明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以后要变成一个怎样的人,做出一番怎样的事业。这并不是他“胸无大志”,而是他从小就深知“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情”这个道理。“一个人一生走来的道路是无法预料的,世事无常。你所处的环境,接触到的人以及自己知识结构的改变都会影响到你的选择,人生的十字路口那么多,你怎会提前知道你是向左还是向右。但无论如何,在心中始终都要有一根理性的标杆,去测量你一路走来的轨迹,指引你通往正确的方向。”因此,黄宇明在做出每一个选择之前,都会用这个理性的标杆对事情做一个“精密的分析”,报考新浦京集团350vip化学系正是这一分析的产物。“其实,我最擅长的是数学,在高考预考中数学成绩是全县第一。但我最终选择了化学专业,除了兴趣使然,最重要的一点是我觉得化学比数学更加实用,它与生活息息相关,可以把学的东西转化成现实的产品直接改善生活质量。相比之下,数学则比较抽象。”四年的大学生活,赋予了黄宇明自由的学术思想,更重要的是磨练了他的“嘴上功夫”。“我们从师范出来的学生,能说会道善沟通是必要条件。在企业中,领导者与员工和消费者沟通就如同老师和学生及家长沟通,其中有很多相通之处,这就为我今后事业的发展铺下了一条平坦的道路。”
1985 年黄宇明从新浦京集团350vip毕业,由于他品学兼优,被分配到湘潭师范学院当老师。至此,黄宇明看似平坦的人生道路开始发生变化,现实的残酷让他不得不重新整装待发,开始一段新的旅程。
“当时我确实想安安稳稳地做一个老师,但是到了湘潭师院才发现,光凭本科生的学历是无法在大学里面站稳脚跟的。于是我重新拾起了书本,考上了兰州大学的研究生。当时我报考的是兰州大学著名教授陈耀祖的研究生,与我一同考取的还有三个实力相当的同学,但录取名额只有两个。就在这时,我突然想起我在一次讲座上认识了一个女生,这个女生居然是陈耀祖的妹妹。就是这次偶然的相识,成了我踏进制药领域的敲门砖!”就这样,黄宇明只身提前去了兰州大学,拿着陈教授写的一个条子,免掉了笔试,直接进入到了四川华西医科大学。一张小小的条子,就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在谈到自己是如何从化学领域跨到制药领域的时候,黄宇明用崇敬的语气说起了他的研究生导师:“我的导师杨培强善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他不仅教你做学问,更重要的是教你怎样做才能做得更好。他总是能给学生一个平台,让学生在这个平台上创造属于自己的东西。得益于这种培养模式,我比较容易地跨越了化学和制药中间这道沟渠。”导师的培养加上自己后天的努力,让黄宇明的研究生毕业论文在天源药物化学研究会上被天源化学有机所的人看中,同意他免除考试,直接攻读博士。这对于别人来说,无疑是“天上掉下来的大馅饼”,可是黄宇明没有冲动地做出决定,依旧拿出心中那个理性的标杆,衡量了这个巨大的“诱惑”。“当时让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我有一个从日本留学回来的同学,即使留过学,也压力重重,每天晚上说梦话,都是关于工作的事情。我认真分析了当时的情况,一个博士只有在出国‘取经’之后才能在高校立足,不然你没有科研成果,没到过最先进的科技前沿,怎样去给学生传授知识?于是我毅然拒绝了读准博士的待遇。同时 , 考虑到制药是一个应用学科,那个时候企业里这样的人才特别紧缺,所以我才选择了去企业里发展。”
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黄宇明每走过的一步,每做出的一个选择,都是他对未来理性规划的结果。他很清楚自己适合做什么、能做什么,所以他的每一个步伐看似触目惊心但却步步为营。
在逆境中体现价值 在顺境中诠释自我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不同于别人喜欢在顺境中顺流而下,黄宇明则更喜欢在逆境中逆水行舟。“在逆境中崛起才更能彰显个体的价值。”研究生毕业后,黄宇明进入当时全国最大的医药企业广州白云山企业集团工作。天之骄子,金色年华,前程似锦。然而,正在他事业一帆风顺之际,他做出了一个决定:服从组织安排,和好友去湖南怀化山区创业。在当时全国上下一片“雁南飞”的形势下,这一决定石破天惊。同学、同事们很不理解,家人也一片抱怨声,但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促使他做出了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次抉择。
1992 年 12 月,黄宇明和两名好友一起,义无反顾地放弃沿海优越的工作生活条件,辞妻别子,从广州来到湘西,接管怀化地区制药二厂,成为了怀化地区第一批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的企业领导人之一。当时,怀化当地的许多人也对他们能否安心在怀化工作将信将疑。但出乎常人意料的是,他在怀化一干就是十多年,并且以自己辛勤的汗水、超群的智慧、艰苦创业的精神,成功地将一家濒临破产的国营小药厂改造成为一家现代高科技医药产业集团。当被问起在创办企业之初的种种困难时,黄宇明答道:“那时是 92 年吧,交通不便是最大的困难。每次出门跑业务,都要不停的倒火车、挤火车。但是在那个百废待兴的时期,什么困难都不觉得苦了。”成绩,证明了黄宇明的选择;贡献,昭示了黄宇明的价值。
在读研期间,黄宇明就认识到了科技和创新的重要性。“为什么中国人原创的东西那么少,只能跟在外国人后面亦步亦趋呢?”为了改变这种局面,黄宇明在办企业时一直把科技放在核心的地位,“科技主要体现在产品上,搞企业是真刀真枪,和搞文学不一样,不是写几篇文章就能解决问题的,而是要创造出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并把它变成能够治好病的产品,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够长期的生存和发展。”黄宇明自进入正清之后,无论是主管营销还是主管生产期间,一直分管科技工作。在他的领导下,正清公司的药研工作从零起步。自 1995 年以来,正清新药开发硕果累累,先后开发研制了 7 种国家新药,其中正清风痛宁肠溶衣片成为“国家中药保护品种”并荣获“湖南省科技进步奖”,经双盲双模拟试验证明,该产品具有世界级水平。黄宇明注重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致力于挖掘盐酸青藤碱这一民族医药瑰宝。在他的组织领导下,正清公司先后利用盐酸青藤碱研制出了治疗眼病、肾病的国家新药,并在国内首创中药缓释技术,研制了国内第一个中药缓释制剂、正清风痛宁系列第三代产品——正清风痛宁缓释片,并成功投放市场,年销售数百万盒,为广大风湿病和类风湿病患者带来了福音。
企业的成功,除了要拥有自己的主打产品以外,还要有现代企业的经营理念和经营手段。黄宇明认为,企业首先必须满足消费者需求,必须坚持消费者利益第一,要本着“对社会负责、对股东负责、对员工负责”的宗旨,以优良的业绩回报社会、回报股东、回报员工。要实现这一目标,企业就必须不断地创新。他总结自己多年管理经验 , 提出并大力倡导“领导+管理+创新”的领导风格,确立了“管理围着经营转、开发围绕市场转、生产围绕营销转、营销围绕效益转”的现代经营理念。他致力于集思广益,发挥广大员工的创造性创新精神,推出了“金灵芝创新奖”,鼓励员工围绕企业的管理、生产、营销、科研等各方面献计献策,仅2001年,公司就征集员工各种创新建议100多条,为公司经济效益的增长创造一个高凝聚力的、高效率的管理平台。
对于一个随时准备接受各种挑战的人来说,黄宇明从来都是临危不惧,从容受命。从 2002 年下半年开始,因经营管理等多方面的因素影响,怀化正好制药有限公司经营告急,至 2003 年初,企业经营举步维艰、难以为继。黄宇明临危受命,出任正好公司董事长,主持公司全面工作。“我一上马,就着手各方的改革和创新。”在营销方面,他领导实施多元组合营销,新药、普药、儿童药品分类销售,并组建了商务直营队伍进行产品直营销售,针对产品品牌杂乱的问题,致力营造产品系列品牌,当年成功策划推出玉清“七仙女”、“一休六童子”等系列品牌,为品牌营销打下了基础。技改方面,面对资金拮据的局面,他想方设法进行筹措,在集团公司、政府及银行、税务等单位的大力支持下,通过集团借资、刺激回款、干部集资等措施,解决自筹资金问题,使得技改工程得以顺利进行,员工的信心逐步恢复。在短短几年中,一家濒临破产的企业在黄宇明的手中奇迹般的“起死回生”了。
辉煌背后的黄宇明却普通的如企业里的每一个员工,他经常是睡在办公室,吃在食堂。虽然湖南离广东只有几个小时的车程,他也很少有时间回家看看。“老话说,在其位,谋其政。处在哪个位置就要担负起哪个责任。那时的我身肩整个企业的兴荣,只能舍小家顾大家了。”
“学习是一辈子的事,坚持最重要”
从一个科研人员到一个成功的企业领导者,黄宇明华丽的转身背后是别人看不见的付出与汗水。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要成为一个好的管理者,必须要不断地学习。除了在实践中吸取别人的优秀经验之外,最重要的就是在书本中自己去领悟。老的管理理念已经不适用于现在的市场经济,为了赶上时代的潮流,我看了十几套国外管理学的丛书。”说着,黄宇明从他的书柜中拿出了几本他已经阅读完的书籍:《一个真实的企业家的故事》、《竞争优势》、《忠诚的价值》、《个性化的公司》。“这些都是外国的企业家通过自己创办企业的亲身经历总结出的好的管理理念和培养模式,而不是一些已经过时的空泛道理,看了这些确实让我受益匪浅。”
在黄宇明的眼中,办企业就像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要想在战争中取得双赢,就要从内而外武装自己,做到内圣外王,具备王者的霸气与风范。“一个文弱的书生是无法管理企业的,要想成就王者之气,首先就要了解人性、了解自己。从孔子的仁到孟子的义再到韩非子的术,其中的道理无不包含着办企业的道德守则与规范。”公事繁忙的黄宇明从来没有停下学习的脚步,他以书本为师。在书中,他与外国的企业家沟通心得,与古人对话,而后又把书本上的知识转化为实战的武器,终在这没有硝烟的战场上站稳了脚跟。
就像孔夫子所说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管理一个公司就好比治理一个国家,只有先把“小家”治理好了才能保证“大家”的安定和和平。而对“小家”的管理体现在企业中则表现为一种企业文化。“只有有文化的企业才能走得长久 . 才能取得凝聚力。正好制药的企业文化并不是一句空话,它有具体的形式和表达方式。例如,我们每周一到周四都会让全体员工做早操,边做边喊口号,来振奋他们的精神。我们还会经常举办一些晚会,让那些有才艺的员工上台展示。我们希望通过这些方式,发挥员工的长处,让每一个员工在企业中找到自己的定位。”正是这种充满了人文关怀的做法,让公司里的每一个员工都把企业当作自己的家,不仅增强了战斗的凝聚力,也提升了公司的企业文化。
“不要用一个谎言去掩盖另一个谎言”,诚实是黄宇明一直标榜的为商之道。在这个充斥着假药、假酒的市场中,黄宇明始终坚持用最好的药材做疗效最好的药。“企业的盈利和服务社会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只有企业盈利了才能促进社会的发展,而盈利是为了更好的服务社会、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回顾自己这十几年的创业史,黄宇明认为:“企业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的,他不仅需要你对做企业有浓厚的兴趣,还要求你有坚强的意志和决心,更重要的是有一群支持你的人。”对于和自己同样理科出身的师大的学子们,黄宇明建议同学们多接触一些人文方面的知识,对社会学、美学方面的了解不仅可以拓宽一个人的知识面,更重要的是能够在其中学习到为人处世的道理,以便在未来的路上走得更加长远。
生意场上的沧海浮沉并没有在黄宇明脸上留下多少岁月的痕迹,今年 46 岁的他依旧精神饱满,谈笑风生。问其“保养秘方”,黄宇明笑答道:“这多亏了我在大学里每天睡前坚持慢跑,一跑就跑了四年。不管是干大事还是谋小职,都要有健康的体魄,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啊!”就是这样一个曾经没想过未来要何去何从的人,现在却领导着有 500 多员工的企业,正规划着把湖南的资源优势通过科技转化为产品以服务大众并获得资本市场的认可。
未来,在黄宇明眼中,是未知的,也是精彩的。